今年52岁的刘祯60年代初出生在陕西咸阳市,深受关中文化影响的他早年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在读书之余,曾拜师习武,修练美术、绘画,少年时的他曾梦想长大以后当一名武术家或艺术家,不曾想,历史让他和宁夏的炭素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9年刘祯跟随在宁夏工作的父亲来到石嘴山参加工作,先后当过工人、教师,期间完成了大专学业,从1990年进入原石嘴山炭素厂工作开始,他的情感和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宁夏的炭素事业。在石嘴山炭素厂工作期间,他先后担任团委书记、供销科长、副厂长,1993年8月创立了宁平炭素供销公司,1997年投资建设了宁平炭素厂,同年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成立“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董事长至今,他的情感和全部事业都紧紧地和宁夏的炭素事业联系在了一起。
参加工作以后,刘祯先后在不同的岗位工作过,也包括人们所羡慕的教师岗位,但这都没有引起他的兴趣,从1990年进入石嘴山炭素厂工作开始,标志着刘祯的事业开始起步,并由小到大,一步步走到今天。在担任原石嘴山炭素厂团委书记期间,他带领企业的团员青年,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活动,取得突出成绩,他本人因此被团市委表彰为优秀团干部。在担任供销科长和副厂长期间,他带领供销人员,走南闯北,不辞辛苦,常年奔波在销售一线,为太西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立下了汉马功劳,他本人因此被市政府授予销售工作突出贡献奖,并破格晋升一级工资。他早期创立的宁平炭素供销公司,主要从事炭素产品的经销和中介服务,在96年至97年地方国企改制中,由原石嘴山炭素厂分离出来的4家国营炭素企业均面临着企业破产、人员流失和产业中断的危险,当时从事炭素供销已积累一定资金的刘祯,不忍心看到石嘴山市多年形成的炭素产业就此断送,也十分清楚他所从事的炭素产品供销与石嘴山炭素产业的生存唇亡齿寒的道理,毅然投资建设了宁平炭素厂,随后改制为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宁平公司的成立,吸收并集中了原石嘴山4家国营炭素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避免了行业技术人才的流失,也使石嘴山及宁夏的炭素产业得以保留和延续。公司成立后,他认真总结和汲取国企经营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坚持走市场开发与市场研发相结合的道路,持续地增加技术与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投入,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炭素生产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满足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经过近2年的搬迁改造和扩建,一个设备先进、技术领先、初具规模的现代型炭素企业已经矗立在平罗工业园区,目前,公司已具备生产包括各种规格的炭砖、电极糊在内的近百个炭素产品的生产能力,是国内生产品种最多的大型炭素生产企业,西北最大的多灰炭素制品企业、宁夏炭素行业龙头和市级重点企业,有两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生后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项认证,“宁炭”牌产品被授予宁夏知名品牌。在企业管理中,他坚持推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企业成立之初,公司即建全了工会组织及相关工作制度,并从活动经费、职代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权、严格按政策落实职工的各项福利待遇等方面,支持和保障工会组织有效开展工作,合法行使权力。
太西煤因其低磷、低硫、低灰和高发热量、高化学活性、高比容电阻等特性,被人们称为煤中之王,是世界上与越南鸿基煤齐名的煤炭珍品,由于经济、技术等条件所限,多年来,我国在太西煤的综合开发利用方面一直落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了原石嘴山炭素厂等加工转化企业,但因各方面的原因,炭素等太西煤加工转化产业始终处于被挤压的生存状况,做为一个炭素人,刘祯感到,大自然赐予我们如此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不把她开发好、利用好,我们就愧对祖先,愧对这片土地。面对炭素等煤基炭材产业艰难的生存状况,他感到十分痛心,为此,他在办好自己企业、以事实说服别人的同时,多年来,利用出差、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种会议的就会,并多次在市、区和国家级专业刊物上撰文,为发展宁夏的炭素等煤基炭材产业进行呼吁,仅在市级政协全委会上,就两次做了大会专题发言,在他的积极努力和各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国家工信部等有关部门终于将建设石嘴山煤基炭材产业基地纳入国家十二五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中。
在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刘祯非常注重个人和企业素质的提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完成了研究生学历教育,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多策并举,确保企业经营的正常发展。他的基本体会和做法是:首先要充分发挥公司管理团队的集体作用。企业成立以来,先后任命了两位熟悉技术和经营的专业干部担任总经理,并确保他们有职有权地开展工作。其次是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企业管理团队的知识更新,企业成立以来,每年都派出多批次管理人员外出参加学习和培训,随时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市场走势。三是坚持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企业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始终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多年来,不管企业内外的经营条件怎样变化,公司始终把技术含量高的高端炭素产品研发和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生产新的产种作为企业产品定位的方向,成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动因。四是坚持诚信经营、合法经营,着眼长远,不为牟取小利而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从1997年成立公司到目前,企业总资产从200多万元增加到2.5亿元,年经营额从100多万元增加到近3.5亿元,上交税金和职工收入都比企业成立之初有了成倍增长。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区(省)、市、县级守信用、重合同先进单位、诚信私营企业,获得国家、自治区和市、县级各种荣誉奖励60多项、次。
在抓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时,刘祯还以较大的精力,致力于企业的文化建设,以职工的思想教育为重点,以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和谐、健康的企业劳资关系和人际关系。他亲自执笔起草的“信用兴厂、科技富厂、新产品强厂、以德育人、善待员工稳厂”企业经营管理指导思想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在他的直接倡导、亲自参与和影响下,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每年春节、五一、七一、十一,企业都要举行各种文化、体育和慰问活动,职工家庭遇到困难、职工子女考入大学、先进工作者和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职工过生日等,公司和工会都会举行相应的活动,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和和谐的劳资关系已渗透在企业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
20年来,虽然宁平公司有了很大发展,刘祯同志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自己是在党的关怀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他把为社会履职尽责作为自己份内的事。早在1997年,由于他在几家国营炭素企业同时面临破产倒闭、宁夏炭素行业大批职工下岗、人才流失、行业解体的关键时刻,适时通过对宁平公司的改制,扩大了企业规模、吸收安置了300多名国企下岗职工和技术人员,使石嘴山和宁夏炭素行业的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得以保留,按当时市上“每接收安置一名下岗职工给企业补贴1.2万元”的政策规定,宁平炭素公司仅此一项就可以得到市上300多万元的补贴,当有关部门领导与他商量办理补贴资金拨款手续时,刘祯却一口谢绝了,他动情地对这位领导说,“宁平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宁平公司的今天,安置下岗职工、替政府分忧,是我们民营企业应尽的义务,安置费一分不要”!他先后担任过平罗县、大武口区、石嘴山市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现为市政协常委、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多年来,凡是需要他参加的会议活动,不管企业工作多忙,他都保证按时参加,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由于他参政履责能力强,认真负责,在担任本届市政协常委期间,连续五年被推荐在政协全委会做大会重点发言。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刘祯同志自己带头,并引导和带领员工积极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活动中来,今年当选石嘴山市慈善会副会长。仅2006年以来的统计,他个人和公司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资金达到540多万元,其中,公益事业捐赠近60万元,光彩事业捐赠35万元,实施光彩项目投资450多万元,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惠农区一位受他资助完成大学学业的大学毕业生在赠送给恩人刘祯的锦旗上写到:“捐资助学,恩重义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刘祯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