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宝塔石化集团总裁孙珩超头顶许多光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央统战部“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工商联“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30年特别贡献人物”、宁夏“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十大优秀企业家”等。系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自治区第十届政协委员……
几天前,记者远赴北京采访了刚刚从国外回到北京总部的孙珩超。
兢兢业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孙珩超曾任兰州大学法律系教授,律师,1997年创立宝塔石化,经过16年的发展,企业资产达250多亿元,员工1.5万人。
采访中,孙珩超提及最多的是企业责任。他说,把企业做实、做好、做强,便是尽了最大的社会责任。在一次兰州大学校友会上,孙珩超动情地说:“如果有一天宝塔倒下了,大家千万不要责备,我一直负重前行,尽最大努力了。”
孙珩超不忘教育,10年前筹资创办银川大学,亲自兼任校长,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8亿多元,在校生10024人,教职工507人。创办以来,定向招收少数民族贫困生4500多人,免收部分困难学生学费,每年拨200万元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已资助学生5249人次。
2011年5月,西北轴承股票被*ST,企业面临拆分,自治区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找到孙珩超,说宁夏上市一个公司不容易,非常希望宝塔托起来。孙珩超没有讨价还价,毅然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别人借壳融资,宝塔却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2013年4月3日,“披星戴帽”两年的西北轴承摘星脱帽,恢复“西北轴承”简称,企业活了。
孙珩超深知做企业的艰难,多年来,不管其自身有多困难,尽量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企业,从几百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应该说,只要他熟悉的企业家有困难找上门,他没有不帮的。
多年来,宝塔石化负责任地承担了一个企业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先后在救助贫困群众、困难学生、抗击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扶贫济困活动中捐款5000多万元。孙珩超因此被评为“宁夏十大慈善人物”“中国民营石油行业社会公益事业特殊贡献奖”。
谋篇布局,带领企业走出绝地
2012年以前,很多人看到的是宝塔石化表面光鲜的地方,殊不知由于国家一直没有开放民营石化企业进口原油,民营炼化企业在国内能拿到的石油资源非常有限,令企业步履维艰。
为了破解民营石化企业发展难题,同时也为了适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要求,孙珩超借助中阿贸易平台大胆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产业上游寻求勘探开发合作,完善原油进口基地建设,先后建成广东珠海港口、新疆奎山炼厂和储油基地等海上和陆路进出口通道,油品运输仓储能力达240万吨。正在建设中的宁夏宁东石化炼化储运中心、新疆铁路运输专用线和珠海自备港口,建成后运力将达到1200万吨,新增仓储量300万吨。
短短几年时间,宝塔石化便与伊朗、沙特、阿联酋、加纳、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政府及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与哈萨克斯坦能源部签订了原油供应备忘录,并正在该国实施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合作项目;与哥伦比亚的原油采购谈判即将完成。截至目前,共签订5440万吨原油供给协议。
谋篇布局,东临大海,西越天山,出奇制胜,孙珩超实现了战略型企业家的华丽转身。2012年,宁夏宝塔石化主营业务收入占宁夏经济总量的6.4%,占宁夏民营经济生产总值12.78%,是宁夏5个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之一,列民营企业第一位。今年仅珠海企业预计销售收入达100亿元。 (记者 魏 萍)